“横寨唱船” 又称 “元宵节(赣南客家唱船习俗)”,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以纪念屈原、驱邪禳灾、祈福纳祥为主题,融合了客家方言吟诵、传统祭祀仪式、民间音乐舞蹈等多元文化元素。2021年5月,它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赣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俗之一。
但近年来,这一文化瑰宝却面临严峻挑战。2025年1月,南康区人民检察院在开展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中发现,“横寨唱船”存在传承后继人才匮乏、缺少固定活动场所、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相互叠加,形成“老人难传、新人难学”的闭环,传播也陷入“空间封闭、渠道失灵”的困境,千年文化记忆面临“传承断代、传播失声”的双重风险,其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难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持续受损。
据此,南康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采取有效措施支持“横寨唱船”传承与传播,并对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全面排查整改。

相关职能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整改责任和分工,并从经费投入、场所设置、传承队伍建设、文化氛围打造、资料保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通过整改,“横寨唱船”非遗项目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经费投入逐步增加,活动场所得到保障,传承人队伍不断壮大,文化氛围日益浓厚,资料保管更加规范,非遗保护排查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显著提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非遗对于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赣州市南康区人民检察院将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持续守护文化瑰宝,让更多沉睡的非遗项目焕发新生,让中华文明的基因代代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