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建一支熟悉检察业务,懂新闻、善传播的检察宣传队伍?
南康区人民检察院的干警们既当编导,又当演员、摄影师、剪辑师,通过以‘检’为眼,用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各种生动的演绎,投入了该项工作。
“2023年以来,各种平台上短视频异军突起,传统图文类内容传播面临转型之困、流量瓶颈,我们整合资源,创新打造了以原创短视频宣传为主的‘康检清音’融媒体工作室。”该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工作室融合检察信息、传统媒体宣传、“两微一端一抖”新媒体,推动形成一体化的“大宣传”矩阵。该院积极构建“4+N”“大宣传”团队,即由4名专职人员组成“核心团队”和由全院48名青年干警、其他检察人员组成的“外围团队”,将融媒体工作室打造成为生产检察宣传产品的“中央厨房”,建立“沉下去+挖上来”的报送新模式和“点对点”联络工作机制,把检察宣传融入到各项检察业务中。
在办案中找灵感,成为该院高质量原创短视频制作的原则;将南康独特的“木匠文化”“工匠精神”融入融媒体作品的每一道工序,是该院新媒体不断推陈出新的理念。
今年年初,在审查一起“猪肉干冒充牛肉干出售”的案件时,该院新媒体小编突发灵感,将案件故事改编成剧本,视频一经发布引起了网友点赞和热议。
“让严肃的政务、法治内容变得生动鲜活,才能在讲好检察故事、传播检察好声音的道路上走得愈发自信和坚定。”该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一年多来,该院融媒体工作室发布自编自导自演微信视频号短视频52期、抖音短视频1667条,新媒体平台总阅读量突破2.1亿,粉丝数达90余万。
“内容为王、矩阵推进,成效显著。”该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融媒体工作室“两微一端一抖”新媒体账号,47次登上“互联网+检察”新媒体指数排行榜全国二十强榜单。
据了解,依托“两微一端一抖”平台,该院先后开设了“以案释法”“康检小剧场”“检·视界”等普法专栏,围绕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婚姻、民间借贷、电诈、酒驾等类案故事,生动活泼的表现手法,吸附了大量粉丝。
2023年以来,融媒体工作室共发布微信文章1159篇、原创微信文章523篇,微博发布文章2.9万余条。
随着融媒体平台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该院与群众的互动也进一步增强,并成为服务群众的一个渠道。
“检察官您好,我们小区附近有一个窨井盖破损严重,能不能管一管呀?”一条这样的留言,引起了南康检察微信公众号小编的注意。线索随即被移送,检察干警第一时间赴现场调查核实,并启动公益诉讼办案程序,就相关问题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单位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堵塞监管漏洞。
通过融媒体平台,有效收集、甄别网友反馈的信息,积极回应广大群众的关切需求。像这样借助融媒体平台挖掘线索并最终成案的案件,该院已办理了10件。
中央政法委第四届“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中国优秀政法新媒体,全国十大检察院微博、全国检察视频号二十佳、全国检察微博二十佳、全国检察头条号二十佳……近年来,屡获佳绩的南康区人民检察院融媒体工作室,也将成为检察工作为民服务的窗口之一。